俗話說「老來難」,養老是一個沉重的話題。但是卻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。在傳統的養老觀念里,很多老人都依靠養兒防老。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,有越來越多的老人開始意識到,單靠兒女養老已經很難。
養兒防老越來越不靠譜。
現在年輕人的生活節奏快,各種經濟壓力大。他們要上班,帶孩子還要支付各種房貸和車貸。很多年輕人不啃老就已經很不錯。
一位75歲老人在兒女家住了兩年以后,坦言,自己看透了兩個真相。
講述人:蘇阿姨
我今年75歲,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。我跟老伴年輕的時候都在鎮上的化肥廠上班。退休后都各自領退休金。雖然不多,但是日常花銷,足夠生活了。
所以我一直覺得養老并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,因為我們有退休金,還有一對兒女。
退休后我跟老伴一起幸福的生活了20多年,直到老伴去世后,我在兒女家輪流生活了兩年,才看清了如今老人們養老的一個現實和真相:兒女家永遠不是父母的家。
七十歲那年,老伴急性腦梗,不到半月去世。他走的太急,以至于我完全不能適應,緊接著我也生了一場大病。
老伴不在了,我住院需要人照顧,讓我欣慰的是,兒子和女兒當時都輪流在醫院照顧我。
但是出院后的康復期,醫生囑咐一定要仔細調養,這個時候我心里特別期盼兒女們能接我過去同住。
那個時候,兒子家剛生完小孫子,兒媳婦要照顧小孫子,如果再照顧我就很吃力。好在女兒孝順,主動提出先接我去她家住一段時間。
女兒家有一個外孫,住著一套三居室,我去了之后,女兒特意收拾出一間南向,朝陽的臥室給我住,這讓我心里暖暖的。
小外孫對于我的到來,也特別歡迎,姥姥姥姥的叫個不停。因為醫生囑咐要靜養一段時間,女兒女婿什麼活都不讓我干,只讓我好好休息,有時晚上也會陪我下樓遛溜彎。
最初,女兒女婿的這些行為,我內心特別欣慰。很多人說人老了,要看兒女臉色生活,我心里慶幸自己養了一個孝順的女兒和女婿。
但是,這樣的幸福的日子并沒有持續多久,隨著我在女兒家住的時間越長,越來越明顯感覺孩子們對我的態度,慢慢由熱情到冷淡,一直到最后的不耐煩。
半年之后,他們幾乎很少再陪我下樓遛彎了。
女婿每天回來,不是玩游戲,就是坐在沙發上刷手機,看視訊。有一次,女兒說讓他陪我下樓遛溜彎,他說自己工作了一天,太累了,想休息一會兒。
以前飯桌上,一家人吃飯,女婿都是有說有笑,有時還給我夾菜,但是現在他幾乎不怎麼說話,吃完飯就回到自己的臥室,對我是滿臉的嫌棄。
有一次我一個人下樓遛彎回來,以為他們在睡覺,開門的時候我故意聲音很小。當時他們并沒有發現我回來,只顧著在那吵架了,女婿說:你媽要在咱家住到什麼時候?我們要一直養她老嗎?女兒說:我媽剛剛生完一場大病,身體還沒有調養好,我怎麼好趕她走?
女婿接著說:那也不能住在我們家里,要住也要兩家輪著。再說了現在不都是養兒防老嗎?他給你弟買房子,我們的房子她什麼時候出過一分錢?現在卻反倒住在我們家里……
聽著他們說的那些話,我當時心里五味雜陳。看來老話說的對,久病床前無孝子,幸好我現在的病也好的差不多了,自己還能照顧自己。
我原本還打算去兒子那里再住一年的,但是女婿的話給我提了個醒,人老了到哪里時間久了都會被嫌棄。
即便兒女們都孝順,我們老人也要有自知之明,身體能自理的時候,就盡量不跟兒女住在一起。能用錢解決的事情,也盡量不去麻煩兒女。
于是我找了個時間,跟女兒女婿說,謝謝他們這段時間對我的照顧。他們也很辛苦,還要忙工作,還要照顧孩子,我體諒孩子們。雖然他們吵架的那些話不中聽,但是也是人之常情。
後來,我離開女兒家之后,兒子打電話讓我過去住一段時間,我委婉的拒絕了。我說趁現在我自己還能動,就不麻煩你們。等我真的不能動了的時候,再去。
通過這次生病,在女兒家這半年,我認清了一個現實:兒女家小住幾日可以,始終不能常住。父母的家永遠是孩子的家,但是孩子的家從來都是不是父母家。
養老還是得靠自己。
老年人一定要注意照顧好自己的身體,晚年有一個好身體比什麼都強。一旦身體垮了,躺在床上等著別人伺候了,再孝順的兒女也不過半年,這是人性。
除此,早點給自己存下些養老錢。
現在有些老人,年輕的時候只顧著給兒女買車子買房子,把自己的積蓄全都搭進去。現在看來,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。年輕人他們身強力壯,靠自己打拼。反倒是我們自己,年紀越大了,賺錢的能力越來越下降,得給自己手里留點余錢了。人到晚年,手里有錢才不慌。
如果老了,身體不好,手里又沒有錢,那才是最難的呢。
所以,從現在開始,我們早早看清養老真相,照顧好自己個的身體,盡早給自己存下一筆養老錢,跟子女搞好關系。要靠兒女,但是不能全指望兒女,做一個自強又自在的老人,那麼你的晚年就會從容很多。
你們說是嗎?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