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遲退休的新聞正式發布后,引來了大家不少熱議。
其實,這個事說大不大,說小也不小,關鍵看是跟誰議。
跟我媽說,我媽:「反正快退休了,輪不到我。」
跟侄兒說,侄兒:「舅舅,我不懂。」
跟同事聊,同事:「還議啥,趕緊想法兒吧!」
嗯 ,答案很明確,延遲退休這件事情影響最大的將是1975年后出生的人群,尤其以85后的男性和90后的女性為主。
也就是咱們這波兒剛成家有娃、上有老下有小的大多數人群。
一、說來說去,和延遲退休關系最密切的,也是關于養老金的問題。
這些年,養老金的話題可沒少霸占熱搜榜。
先是號稱2035年,養老金結余耗盡。
不過,這個話題也在後來被官方辟謠了。但是無風不起浪,養老金的問題,并不樂觀!
已有部分地區出現了養老金入不敷出的情況了。
情況最嚴重的就是東北三省。
這幾年東北年輕人總往外跑,留在本地繳養老金的人越來越少。
東三省作為老工業基地,產業工人多,社保參保人也多,人口流出嚴重、老齡化嚴重,自然就入不敷出了。
2013年,黑龍江省成為了全國第一個養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。
好在社保基金是國家統籌的,哪里不夠補哪里。
但是據了解,目前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,只有7個有盈余,3個算收支平衡,這樣下去,雖然養老金最后不至于沒有,但也有點瑟瑟發抖。
至于為什麼會延遲退休,答案也很明確:
首先我們的整體壽命在延長,與日美韓相比,我們的退休年齡確實算早的,所以國家計劃出手改革很多年。
其次,錢的問題也很現實。
在工作的時候,社保養老金,企業交20%,個人負責8%。
但自2019年5月起,國家對企業實施減稅降費,養老金繳費比例 20%降到16%。
企業得了優惠,那養老金怎麼辦?
按16%計算,到2028年,當年的養老金支出會大于收入,從此之后,養老金髮放只能靠存量資金了。
如果年年如此,就有了網上的那句話,總擔心有一天會用光啊。
除了上述的兩點之外,還有一個擺在我們面前最現實的問題:人口老齡化!
繳納養老金的人少了,需要養老的人多了,就必須采取點措施,緩解或解決它。
所以就有了簡單粗暴地 延遲退休:增加繳費人數,減少領取人數,這也是一系列措施中的一環。
延遲退休有什麼影響?是好是壞?之前都在《80/90后逃不過的延遲退休》里說過了。
延遲退休后的養老金,也會發,只不過發的年齡往后退了,保障基本生活的問題應該不大。
但是試想下,我們要的真的是保障基本生活就夠嗎?
現在已經退休的50、60后,我們父母這一輩受成長的時代影響,欲望低,沒什麼燒錢的興趣愛好,最大的興趣愛好就是存錢。
養老金髮多少他們就領多少,有的每年還能存個萬八千的。
但咱們80、90后老了能做到這樣清心寡欲麼,堅決不超前消費追趕潮流嗎?
相信大家很難做到吧。
除了延長了工作年限,推遲退休時間,養老金多繳少領。
更嚴重的是,延遲退休也延長了收入空窗期。
我們也不要只盯著延遲退休這四個字,真以為能舒舒服服捱到延遲退休嗎?在65歲退休前一定有穩定的收入?
政策是政策,市場是市場。
這兩年「35歲提前下崗」被頻繁提及,相信大家也有所耳聞:
某企業招聘要求35歲以下;
某公司清退35歲以上基層員工;
某集團35歲以上員工遭職場PUA。
現在崗位競爭激烈,很多員工一旦到35歲就進入了被裁的行列。工作崗位有限導致的人員裁減,但裁減后的情況是:
公司不管(工資中斷),社會不管(沒到退休年齡,拿不到養老金)。
這段時間的收入中斷,要拿什麼填補?
所以延遲退休的問題,就是錢的問題。要想老年過得好,也必須得用錢解決。
錢從哪來?
我們有很多種方式去攢錢,存銀行,買股票,買基金,買房,彼此都是不沖突。
但是,養老保險永遠是最托底的那個選擇,它理應成為養老大廈的地基。
二、養老的錢,為什麼要靠保險?
能主動積攢商業養老金的人,必然會獲得更好的養老收入,什麼樣的方式,能讓養老的錢更穩呢?
存銀行?收益太低,負利率已成國際趨勢。
股票基金?風險太高,受不了大起大落。
不動產投資?成本高,擁有本錢的人太少。
適合大多數人的攢錢方法,更穩的還是養老年金。年輕時每年存一點,退休后每年領一點,源源不斷。
之所以這麼推薦,并不是因為養老保險有多突出,這也是矮子里拔高個:
跟股票基金比:風險更小,保證給付;
跟銀行定存比:收益更高,復利增長;
不動產投資比:壓力更小,年繳年存。
入行幾年的觀察,買養老年金以高收入、高知識人群居多。
他們的邏輯很簡單,趁著年輕時勞動能力不錯,把收入的一部分落袋為安,早點進入保收益、保終身的養老保險里。
即使以后的職業生涯斷崖下降,起碼有個養老兜底。
目前保險產品里,適合養老的產品有兩類:年金險和增額終身壽,它們各有亮點和適用人群。
增額終身壽更像是一個銀行賬戶,存入一筆錢,幾十年后需要用到時,可以通過減保的方式自由支取,相當靈活。
沒取出來的,就按照一定利率復利增長。
但這里有個隱患:當養老保險過于靈活時,很可能在退休前就拿出來花了。
不要高估自己對金錢和欲望的管控能力,除非你能掌控妻兒老小的用錢需求,拿捏身邊親戚的家長里短,選擇增額終身壽險,完全OK。
對于一般人來說,養老的話年金險更加適合,專款專用。推薦這款來自大家保險的 鑫享如意養老年金 ,收益持久增長,保障細水長流。
三、大家保險鑫享如意養老年金
大家保險是之前赫赫有名的安邦保險重組后成立的保險公司。
由中國保險保障基金、中石化、上汽集團共同出資成立,注冊資本為203.6億元人民幣。
雖然是新公司,但都是老班底,加上保險保障基金的加入,產品品質還是有保障的。
■ 投保寬松,終身領取
鑫享如意年金險 投保寬松,65歲也可買。起領年齡自由選擇,最晚70歲領,超長保值。
保障終身領取,活到老領到老,活越久領越多,穩穩地提供生活保障。
■ 保證領取25年
買養老年金險最擔心的就是,剛領幾年,人就身故了。
鑫享如意年金險 保證領取25年,如果在領取期間身故,會將保證領取期間剩余的保險金一次性賠付給家屬或指定受益人。
活著,就是一筆穩定的現金流;身故了,也能定向傳承給家人。
■ 年金每年增長
年金增長依靠的是時間的力量,鑫享如意年金險 持續復利增長,存得越早領得越多。
30歲投保,繳費10年,年繳1萬,60歲起領,72歲就能回本。
從保單價值整體收益情況來看,利益非常可觀,在行業內完全可以算是第一梯隊里的產品。
總的來說,鑫享如意養老年金險 值得入手,尤其適合收入穩定的工薪階層投保。
收益率可觀,安全有保障,在保證至少25年領取的基礎上,活得越久,領得越多。
重點是,對于我們現在的大部分年輕人來說,手上的現金流不是很多,不可能一下投保太多的保額,關于這個問題,小開的最佳建議是:先投保(占坑),后續隨著手上現金流越來越多,再加保!
而且保障期間如果急需用錢,可以申請保單貸款(最高可貸現金價值的80%)。
四、最后
養老這件事,當事人和旁觀者的看法是不一樣的。
二三十歲的你,是旁觀者;
五六十歲的你,是當事人。
很多人年輕的時候,事不關己高高掛起。等到老了后悔時,恨不得坐時光機給年輕的自己幾巴掌。
延遲退休,我們阻止不了。但規劃養老,每個人都能做自己的主。
要趁早,更要抱著當事人的想法,使勁算計。
因為今天你不「算計」養老,未來生活就會「算計」你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