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很多老年人,他們的退休生活本應該是幸福又清閑的,通過自己一輩子的努力,有了一筆豐厚的退休金,過上了有錢有閑享受人生的生活。
但 是你會發現,有些老人即使退休金很高,但是他們的生活卻依然很不如意,就是因為他們給了子女這兩種錢。 你要記住,老了之后退休金再高,也別給子女這兩種錢,這不是摳門,而是清醒!
父母退休金再高,也別給兒女「兩種錢」
1、別給兒女「還債錢」
如今的年輕人經濟壓力比較大,不少人身上可能都背有債務,例如房貸、車貸,甚至向不法機構借的「貸款」。一個有手有腳、有賺錢能力的年輕人,在借錢的那一刻就要想清楚自己承擔的責任,勇敢地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。
可現實生活中,經常能看到一些人不清楚自己的本事,為了享受暫時的快樂,提前消費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圍之內的東西,結果最后出現經濟危機,只能求助于父母。
甚至有一些子女,因為債務問題跟父母鬧掰,道德綁架父母幫他們償還,否則就以性命威脅。
父母可以因為疼惜孩子償還一次,但真的有能力償還第二次、第三次嗎?況且你們的縱容,有時候反而會讓子女死性不改,甚至得寸進尺。
所以建議父母們要讓孩子們學會擔責,盡量不借給孩子「還債錢」,特別是用于不正當途徑,或者出于虛榮和面子造成的資金短缺,請直接拒絕幫助。如果是正常的房貸、車貸,或者是用于正常途徑,只是資金暫時周轉不過來,子女的品行又值得信任的話,父母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,適當的幫扶。
2、別給兒女「享樂錢」
貪圖享樂卻又好逸惡勞,這是一個人最要命的缺陷。
可縱觀我們身邊,似乎總有那麼幾個人是這種秉性,而這類人的背后,無疑都站著一個被當成「搖錢樹」的父母,只要孩子一提要求,哪怕是把錢用來享樂,他們也立馬滿足。
司馬光在《訓儉示康》中說過這樣一句話:「吾今日之俸,雖舉家錦衣玉食,何患不能,顧人之常情,由儉入易,由入儉難。吾今日之俸,豈能常存?」
就是在告誡大家:由儉入奢,由奢入儉難。
父母要學會深謀遠慮,教孩子學會勤儉節約,不為眼前的奢靡生命所腐化。
而如何做到,就要從小幫助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金錢觀,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花錢享受,如果想要過更好的生活,請腳踏實地自己努力靠雙手打拼,而不是自會手心向上,向父母要錢享受。
我們需要拒絕此類情況的發生,對「啃老族」和「白眼狼」都說不。
孩子們成年后,父母就要退出孩子的人生,讓他們學會自己打拼,這樣才是給他們最好的愛,你的心慈手軟,一次次相助,會讓他們一輩子都難成長起來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