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菜屬于十字花科,蕓薹屬二年生草本,倒卵狀長圓形至寬倒卵形,頂端圓鈍,邊緣皺縮,5月開花,6月結果。白菜比較耐寒,喜好冷涼氣候,不適于栽植在排水不良的粘土地上。白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常食蔬菜,營養豐富且價格實惠。
然而,有一種「大白菜」,可不要隨便摘!很多人喜歡游玩川藏線,川藏線路途上就可以看見這種「大白菜」,還有人采摘了,不過卻受到了懲罰。
要注意,川藏線上的「大白菜」,并不是我們平時吃的真正的大白菜,二者只是在外形及顏色上非常相像,所以乍一看上去頗似一顆大白菜,實際上它們是兩種不同的植物。
川藏線上的「大白菜」,其實是「塔黃」,學名為「Rheum nobile Hook. f. et Thoms.
」,屬于多年生草本,蓼科大黃屬植物,基生葉卵圓形或近圓形,先端圓鈍,苞片卵圓形或圓形,瘦果連翅成寬卵形,外觀形狀方面確實很像白菜。
然而,塔黃和白菜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區別的,下面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討論。
首先,在外形上,塔黃與白菜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,那就是高度相差較大。成熟之后的白菜高度在40~60厘米之間,最高也只能達到約60厘米。
相比大白菜,塔黃高大許多,高達1~2米。其實,說塔黃像白菜只是在它開花之前,塔黃一生只開一次花,開花以前并不起眼,所以看上去才像一顆大白菜。但開花之后,它便會長出高達1.5-2米的花序,變成喜馬拉雅高山地區「身材」最高的草本植物,遠遠望去好似一座金碧輝煌的寶塔,格外醒目,「塔黃」一名便由此而來。
其次,二者的珍稀程度不一樣。白菜是一種很普通的植物,我們平時還經常食用。白菜原分布于中國華北,中國各地廣泛栽培,所以是十分普遍的東西。
而塔黃就很珍稀,平時很難見得到,因為它們只產于西藏喜馬拉雅山麓及中國云南西北部,生于海拔4000-4800米高山石灘及濕草地。如果走一趟川藏線,或許你就能看見塔黃。
再次,塔黃跟白菜的價值有很大的差別。俗話說「物以稀為貴」,珍稀程度決定了價值高低。白菜只是一種再平常不過的蔬菜,價格便宜,大家都能吃得起,其價值方面頂多也只是能補充一下維生素而已。
塔黃的價值就高多了,它們是中國藏藥植物資源,其地下根具有瀉熱、導滯、閉經、濕熱、痢疾、便秘、食積、散瘀和消腫之功效。據透露,一般品相好的塔黃能賣到4000元一株。塔黃是西藏人民的重要經濟來源,他們會把成熟的塔黃采摘下來賣給藥店。
因此,若有外人隨便采摘或破壞塔黃,便會受到當地的批評和罰款,畢竟這不僅讓他們蒙受經濟損失,還損壞了珍稀植物,所以川藏線上看見這種「大白菜」不要摘,4000元一株賠不起。
2019年的7月26日,一段男子「手撕」塔黃的視訊在網上流傳,就引發了熱議和社會關注。相關部門向其普及了保護野生動植物的知識,并進行了口頭教育。之后當事人認識到了錯誤,并將相關視訊刪除,并對此前的不當行為作出了道歉。
在地球這個生命大家園上,每一種生物都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。在此,也呼吁廣大民眾增強野生動植物保護意識,全社會參與共同保護美好家園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