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人都會老,人老了,就意味著離開職場,從此開始退休的生活。年輕時打拼的事業不同,老年退休時拿到的退休金也會不一樣,但不管退休金有多高,我們都不要養成這3個壞習慣。
無論退休金為多少,老年人都不要輕易透露。因為錢多錢少是自己的事情,沒必要跟他人說,說得太多,可能會引起他人的不滿,又或者有些別有用心的人還會找你麻煩。若是你的親人或者朋友得知你很有錢,還可能會張口找你借錢,又何必自找麻煩。
平時,我們在公園里或者廣場上,總能聽到一些老人閑聊,不是聊以前工作的事就是聊子女的事,有時還會聊到退休金,有些退休金高的老人甚至把這個作為炫耀的資本,而有些退休金低的人一聽到別人比自己高這麼多,滿臉不高興,心里極度不平衡。若是一直說下去,彼此還會鬧不愉快,甚至產生嫉妒或者自卑的心理。
事實上,自己的退休金再高,也沒必要去跟別人說,畢竟是自己過日子,你錢再多,也不可能平白無故地把錢給他人;你的退休金再少,別人也不可能無理由地幫你。時時刻刻把退休金掛在嘴邊,除了當時圖個嘴痛快,起不到更好的作用。
前陣子,鄰居張大媽來家里找我母親閑聊,說是自己退休了,以后有大把的時間找我母親打牌、下棋了,這本是件高興的事,可後來她跟我母親說起退休金的事,母親是個不張揚的人,只跟她說了沒多少,可張大媽不一樣,說多虧了自己年輕時努力拼搏,現在有7000多元的退休金,老年生活不用愁了。當時,母親沒多說什麼,只是說真替她高興,終于可以安享晚年了。
可誰知,幾天后,張大媽急急忙忙來到家里,找母親哭訴,原因是她的侄子一聽說她的退休金這麼高,想必張大媽這些年存了不少錢,就張口找張大媽借錢。張大媽平時花錢如流水,這些年沒存什麼錢,即便退休金這麼高,可她也得攢些養老的錢才行。對方又是自己的親侄子,不借錢給他又說不過去,張大媽這時才知道自己攤上了麻煩事,就找我母親來想辦法。
由此可見,人到老年,還是不要炫耀自己的退休金,省得他人惦記自己這點錢,若是親人找你借錢,你會進退兩難。
有些老人,只有獨生子女,他們為了讓兒子或者女兒過得好些,年輕時就努力工作,拼命攢錢給他們買房買車,等到老年時,依舊把手中的錢貼補給他們。若是子女孝順,老人的付出會有回報,子女也會好好孝順他們;可若是子女不孝順,你貼補他們多少,他們就會接受多少,甚至還會開口找你要錢,到最后,你連養老錢都可能搭進去。
人到晚年,要想有個幸福的晚年生活,老人一定要守住口袋里的錢,給自己存好養老的錢。雖說金錢不是萬能的,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。若是你把手中的錢掏空給子女,最后你遇到困難時,再伸手找子女要錢時,你很可能就會看他們的臉色,或者子女拿不出錢時,你叫天天不應,叫地地不靈。到了那個時候,你就會后悔自己過度貼補兒女,沒給自己留好養老的錢了。
有些老人年輕時由于要養家糊口,加上家境可能不是很好,所以之前吃不少苦,省吃儉用把兒女拉扯大。等到退休后,子女都已經成家立業,經濟條件也變好了,也不用再上班,便開始經常跟同學朋友聚會,大吃大喝,花錢大手大腳,到最后,不僅讓口袋里的錢越來越少,還因為不良的飲食習慣,讓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。
還有的老人為了打發時間,整天待在麻將館,不按時吃飯,有時餓了就點個外賣。若是打麻將贏了錢,老人還想再贏;若是輸了,便還想再翻本。長此以往,身體肯定吃不下,起起伏伏的情緒會不利于身體的健康,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錢,揮霍在麻將館,也不劃算。
綜上所述,人到晚年,不管退休金有多高,都不要養成這三個壞習慣。人到老年,要想晚年生活幸福,一定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,守住口袋里的錢,保持好的心態,培養一些健康的興趣愛好,比如跑步、打球、種花草等等,不僅能鍛煉身體,還能陶冶情操。大家說呢?你還有更好的建議嗎?歡迎留言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