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人給你倒茶,為什麼要連敲3下桌面,原來意義這麼深刻!不懂別再亂敲了
2023/02/02

但是,很多人對這一動作可以說,早已經是習慣成自然了。

因為,行「叩指禮」和「飯前用茶水洗碗筷」一樣, 早已經是很多地區華人的特殊習慣了。

其實這也是有大學問!這是一種"叩指禮",很多人並不知道,叩手指也是有很多講究的。

叩手禮=叩首禮?

知道叩指禮,那你知道叩手禮,叩首禮嗎?

其實,它們都是叩指禮的別稱,是茶客向主人表達謝意的一種禮儀。

因為「手」和「首」這兩個字同音,「叩首」改用「叩手」指代。

三個彎曲的指頭則表示「三跪」,輕叩九下,就是「九叩首」。

不得不佩服古人,原來,「三跪九叩」還能這樣用。

叩指禮的三種方式

但是,是不是飯桌上看到人家叩桌子

你就得跟著叩呢?

其實,這裡面還是相當有講究的

畢竟,怎麼敲,敲幾下,都是不一樣的

晚輩向長輩

五指併攏成空拳,拳心向下,一路敲擊桌面,叩手指關節,意為甘拜下風,行「膜拜禮」,敲三下即可。

畢竟,餐桌上,本來得晚輩主動向長輩倒茶示敬的,現在倒轉了,自然得回下大禮才行。

朋友之間的聚餐,自然是輕鬆隨意些。行叩指禮也是如此,食指中指併攏,敲擊桌面,相當于雙手抱拳作揖,敲三下以示尊敬。

這個動作,是不是比握拳的簡單呢~

長輩向晚輩

晚輩如果給長輩盞茶倒水,出于禮貌,長輩們會用食指或中指敲擊一下桌面,相當于「點頭」示意。

當然啦,要是遇到特別喜歡的晚輩,就會敲三下表示欣賞。

看到這裡,你們都弄清楚了嗎?

要補充的是,叩指禮不僅僅局限于喝茶哦

在餐桌上,別人給你倒茶,你可以敲一敲

別人給你舀湯,你也可以敲一敲

別人給你倒酒,還是可以敲一敲……

當然啦,除了禮貌這一說法

叩指禮,也是相當有故事淵源的

那麼,「叩指禮」有什麼故事呢?

據說,清朝乾隆皇帝與大學士紀曉嵐一起微服出巡江南時,來到了一家小茶樓飲茶。

一個夥計手捧兩個裝著茶葉的茶盅,在乾隆與紀曉嵐桌前。然後,他左手拎起茶盅蓋,右手挽著一個大銅水煲,往上一提。霎時,一股滾水從銅饅嘴瀉下,勢如青龍吐水。

乾隆嚇了一跳,可再一看茶盅,恰好灌滿大半盅茶,周圍點滴不漏。他十分驚訝地問夥計:「為什麼要這樣沏茶?」

夥計笑答:「官人,老規矩了,水剛剛開,才起泡眼,需要從高處往茶衝撞,第二回改在低處沖茶,只有這樣,茶才會出味。」

乾隆聽得高興,站起來,自己拎起銅水煲,學著夥計的模樣,往紀曉嵐的茶盅裡沖茶。這一下,可把紀曉嵐嚇得不輕。君王給臣子斟茶,自己如何受得起!

按朝中規矩,他得三跪九叩地謝恩。但如今皇上微服出巡,不能暴露他的身份,怎麼辦呢?紀曉嵐急中生智,用兩個手指頭代替身體,叩指謝恩。

後來,幾經流傳,成了飲茶禮儀,也成為了餐桌上的叩指禮。

講了這麼多,其實呢

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習慣

下次再看到人家在敲桌子

不要一臉困惑了哦!

難怪手機的電量不耐用,是充電方法錯了!教你正確方法,電池壽命延長還安全,叮囑家人記心上
2023/07/25
別用開水燙螞蟻,撒一把在角落里,螞蟻來一只滅一只,回家試一試!
2023/07/25
別把鳳梨皮當垃圾「扔了」,這3個大用途真是太厲害了,學會不虧
2023/07/25
滅蚊不用再買蚊香了?教你一個簡單驅蚊小絕招,夏天再也不怕蚊子咬
2023/07/25
在銀行有定期存款的要留心這三點,好多人還不清楚,記得叮囑家人
2023/07/25
八寶粥蓋子我再也不扔了,輕松變廢為寶,放在廚房特別實用,鄰居見了都要搶著學
2023/07/24
煎雞蛋,先放油就錯了!多加這1步,雞蛋圓嫩不粘鍋
2023/07/24
多少人下水道堵塞用熱水沖?教妳一個新方法,輕松疏通不求人
2023/07/24
去面包店買面包,以下4種千萬別買,糕點師:只有不懂的人才會吃
2023/07/24
衛生間里放一把食鹽,真的太強大了,很多人不明白有啥用,快試試
2023/07/24
別人向你借錢!你說這3句話,別人立馬就不借了,超管用還不傷感情
2023/07/24
飯店離職員工「透漏」:點菜切記不要點這5種!廚師自己都不會吃,現在知道還不晚
2023/07/20
洗衣服忘記掏出衛生紙?教你簡單三招,輕松去除碎紙屑,非常實用
2023/07/20
家里有蟑螂別發愁,放一片葉子,就能讓蟑螂舉家搬走,安全無害效果好
2023/07/20
手機容易發燙?那是因為你還沒關掉這三個設置,很多人不知道,叮囑家人
2023/07/20
家里出現螞蟻不用慌了,只需要簡單的土方法,螞蟻再也不敢來!
2023/07/20
茶葉過期還能不能喝?好多人想錯了,我也今天才知道,回家快找找
2023/07/20
銀手鐲發黑切記別用牙膏洗!教你一招,洗得光亮如新還不掉克數
2023/07/20
無論有錢沒錢,這四種二手房盡量別入手,一不小心就被套牢了
2023/07/19
經常去銀行取錢要注意,取完錢要謹記這3點,記得提醒家里人!
2023/07/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