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在買了新車後都會約上三五好友,一起去郊遊,對于一些年輕人來講,只懂開車不懂養車的事情已經是很普遍的事情了。 可能年紀偏大一點的車主駕齡比較大,所以在日常開車的時候,也會對汽車的一些故障提前預測和檢修,解決掉小問題就能避免大問題的發生。 修車員:買新車之後,儘量別做這2件事,新車容易變廢車
第1件事情:不要去拉高速磨合 在很多年前大家買了新車之後,都會在過了首保後去拉高速,認為這是磨合期,在高速上拉一拉就能讓汽車在以後使用的時候更好,對發動機是非常有好處的。
現在的汽車技術很成熟,在我們把車買回來之後,正常行駛就可以,不需要去進行磨合,而且沒有目的的拉高速不僅會傷發動機,還會減少汽車的壽命。
第2件事情:從不清理積碳 很多車主把汽車買回來之後,日常都會定期給汽車做保養,那麼做什麼保養項目呢? 就是「換機油」多數車主認為一輛汽車只有換了機油,就是正確的保養了汽車了,可妳不知道,隨著汽車使用量越來越大,發動機內會產生大量的積碳,可能在新車那幾年妳沒什麼感覺。
但如果妳從車買回來後,自始至終一直沒有清理過積碳,當車齡越來越大的時候,就一定會出現積碳故障,所以車主一定不要認為汽車有積碳屬于正常情況,從來不去清理。
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從新車買回來之後,就要開始定期給汽車清理積碳,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避免車輛常見故障的發生。
如果妳的汽車已經開了幾年了,不知道車輛現在出現的問題是不是積碳引起的,可以對照下方這張圖來對號入座一下。
在清理積碳這方面,很多車主還是比較不懂的,維修師傅建議大家,使用專業的清潔劑來清理車內的積碳,要知道只有針對性強的專業產品,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才可以有明顯的效果。
此外,提新車前的驗車工作十分重要,若提車前沒有對新車的車況進行排查,一旦新車開離4S店後遇到任何問題,或許就只能由車主自己來承擔相應的損傷和責任。
因而當我們在提新車時,汽車銷售最怕車主檢查哪5個地方呢?只要妳學會後也能輕鬆成為一名老司機!
第1個:檢查車輛出廠銘牌,作為汽車的出廠銘牌,可以看作是車輛唯一的身份信息,比如說汽車出廠銘牌上主要有車輛品牌,車架號、發動機型號、功率,以及車輛出廠時間等信息。 車輛出廠銘牌基本上位于副駕駛車門框上,只要打開車門後便可輕鬆看到一張銘牌信息,不過也有個別車輛的出廠銘牌位于發動機艙內部。 從車輛出廠銘牌信息上,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車輛出廠日期,一般來說,國產車的出廠日期不超過3個月,進口車的出廠日期不超過6個月,否則極有可能是一輛庫存車。
第2個:檢查輪胎生產日期,通常來說汽車上除了生產銘牌上有日期外,車輛的輪胎上依然有輪胎的生產日期,只要讀懂這個生產日期,依然是可以對車輛的情況做出判斷。
通常來說輪胎側面會印著一個四位數的數字,如「0909」,別看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,它還是具有著更深層的含義,就表示該車輛的輪胎是在2009年第9周生產的。 假若汽車輪胎的生產日期明顯晚于銘牌上的生產日期,就表明這輛新車極有可能是一輛事故車,比如說更換過輪胎等。
第3個:檢查車輛玻璃生產日期,通常來說,只要車輛是一輛無運損且原裝配件的汽車,車輛的車窗玻璃會有一行明顯的生產日期。 比如說在車窗玻璃信息的最後一行上,就會一個數字和幾個點組成一行標識符,數字表示年份,點表示月份,點在前「用7減去點數」,點在後「用13減去點數」,這樣的話這款玻璃的生產日期為2021年5月份。 作為車主在提車的同時,就需要以此檢查所有車窗玻璃的生產年份,以保證車窗玻璃的生產年份均晚于車輛出廠銘牌上的日期,避免提到一輛運損車哦!
第4個:檢查車輛排氣管內側,當車主提新車前一定要檢查排氣管位置,比如用手指摸一下排氣管內側是否有大量黑色積碳,判斷車輛是否有運行較久的現象。 第5個:檢查發動機機油標尺,當車主在提新車驗車前,一定要打開車輛引擎蓋並抽出機油標尺,觀察機油顏色的情況,若機油存在發黑的現象,就說明這是一台試駕車,千萬不要簽字確認哦! 最後,若大家正計劃買一輛新車或是在選車問題上遇到困難,推薦大家來看看本人為車主量身打造的一套買車指南,全套教程共有10個章節,對買新車過程中的一切問題進行了分析,內容通俗易懂,大家感興趣的話歡迎點擊下方卡片來訂閱學習!
以上就是消費者們在4S店提新車時,銷售最怕車主檢查的5個地方,大家一定要認真來研讀並熟記,若大家學會後也就是一名老司機!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