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語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,它流傳廣泛,覆蓋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。多數是老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總結和智慧的展現,也是老百姓最真實的生活寫照,同時也寓意著古人對后人的美好念想。
很多的俗語都有著豐富的內涵,有些是為人處世的警告,也有一些則是對未來的幻想,還有一些則是對氣運的描述。畢竟人們都希望家庭興旺,事業發達,都有著趨吉避兇和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。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「床頭放三物,招財又納福」這句俗語,所說的三物指的是什麼?有沒有道理。
一、錢幣
錢幣是世上流通的一種貨幣,有了錢就可以換回自己的所需物品。一個家庭富不富裕都要通過錢表現出來,因此,錢幣也稱貴重之物。
以前的錢幣多為銅錢、元寶、金銀錠,很不方便攜帶,即使放在家里也多有不安全感。
尤其是平民百姓,對于錢的來之不易更加的珍惜,因此,一些窮苦人家的人們就會把銅錢放在床頭枕頭下面。認為也只有這樣心里才會踏實,才會覺得比較安心,避免辛辛苦苦賺的錢被偷或者丟掉。
久而久之,人們認為錢就應該放在睡的地方,錢是人們的念想,人們常說「日有所思 夜有所想,方能夢想成真」,把錢幣放在睡的地方夜夜思之,思之有之,故有招財之意,枕錢而睡,寓意著就招財進寶,財源滾滾來。因此也就有了「床頭放錢幣可以旺財」的說法。
直到現在,在農村還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們仍然有枕錢而睡的習慣。不過這個習慣已經不再是擔心錢被偷被丟了,而是為了這個美好寓意,希望能夠招來財運。同時床頭放些零錢,也是為了日常消費使用起來方便,這也充分反映了人們向往幸福生活的追求。
二、床頭柜
床頭柜不僅僅可以放一些常用之物,更主要的是能放一些書籍。在以農耕為主,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年代里,人們也沒有電燈可用,也只有一盞煤油燈照亮,但多數的人們讀書的習慣還是有的。
床頭放床頭柜里面放幾本自己喜歡看的書很是方便。
古代的人們貧窮,一般家庭是沒有書房書柜之說的,因此床頭柜也就成了部分窮苦人家的書柜。
常言道:「書中自有顏如玉,書中自有黃金屋」。古代人普遍認為,書柜會積攢福氣。因此,只要是一些稍寬裕的人家,都會放置書柜,而沒錢人家就以床頭柜替代書柜。久而久之,放床頭柜和放書柜就都成為了招財納福的象征。
雖然多讀書并不一定能馬上發財,但多讀書就會多懂一些道理,因為人們都懂得讀萬卷書就能行萬里路這個道理。也只有多讀書才能了解更多事,才能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游刃有余。一本好書的確能給人提供精神食糧和創新的理念,能夠讓自己受益而轉化為物質財富。
三、葫蘆
過上幸福生活是每個人的追求,都希望自己福氣多多,財源不斷。而葫蘆的諧音「福祿」,有著福祿同時來的寓意。葫蘆口小肚子大,又有著易進不易出的意思,寓意著財富只能往家里進,不能出。
人們常說「窗台放葫蘆,家里會變富」,葫蘆壓窗台,福祿自然來」,就是這個意思,人們認為葫蘆就是一種吉祥的象征。
因此,床頭放葫蘆也成了一種招財納福的吉祥物。
其實,古人床頭放葫蘆是有另一種原因的,因為在古代葫蘆是盛水的最好物品,床頭放葫蘆就是為了晚上口渴能夠及時的飲用。
總之,「床頭放三物,招財又納福」這句俗語也有著一定的道理。其實,老人們有很多的老話,都包含著深刻的涵義,在廣為流傳的過程中,我們一定要有個正確的思維和判斷,不迷信。對于俗語取其精華,除去糟粕,也只有這才能夠讓俗語文化更好的傳承下去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