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今社會的生活便利性非常高,很多東西都已經做到日常供需,不再像舊時候那般物質貧乏,想吃啥、用啥、買啥的都很難找到,從「吃」這方面體現就極為明顯。
想必大家對「吃」這方面比小鹿還熟悉,食物不僅容易買到了,還常常成為大眾暢談的話題,城市里的哪個邊角地方有美食、哪些食材更有營養、哪些食物的食用性價比高等等,有人喜歡美食的美味,也有人更關注食材的營養,也有朋友只享受制做美食的愜意過程。
但是生活便利之后,也帶來了一些弊端,比如說蔬果類食材,以前舊時候吃的蔬果,基本都是各家各戶自家種的,尤其是水果,簡單擦洗一下就能吃了,可現在大家敢嗎?
我相信現在很多人都不敢,不是怕水果表面有塵灰,而是怕有殘余的農藥。
因為現在的水果與蔬菜的日常需求量非常大,種植主要以大型果園與大農棚為主,在蔬果種植的過程中,還會用很多農藥殺蟲與催熟劑等農用藥品,所以現在雖說農家自種的蔬果在市場中的占有量已經越來越少,但因方少用農藥與催熟劑的原因,農家自種果蔬反面更受大眾歡迎,寧愿買貴一點。
所以平常買的日常蔬果,洗菜洗水果時就不能簡單地用水清洗了,因為基本洗不干凈。
別看清洗蔬果是一件很平凡簡單的事,就以為用水清洗一下就夠了,其實對于蔬果表面的農殘,簡單水洗遠遠不夠。
蔬果農殘雖不代表都有害,量不超標,對健康風險還是很低的,但日積月累下來,對身體負擔可不小,所以食物中殘留的農藥自然是越少越好,吃著才更健康。
所以在清洗蔬果的時候,我們一定要想方設法地將蔬果攜帶的農殘完全清除或降至最低。
因此我每次買的不管什麼蔬菜和水果,只要是需要洗清的,都不會簡單水洗,而是會往水中多加「2料」,就能輕松洗去果蔬農殘,吃著更放心,這「2料」就是:鹽和小蘇打。
把要吃的水果、要做菜用的蔬菜,先用鹽和蘇打調配的清水泡一泡,就能夠帶走一大部分果蔬表面的農殘,為何能有此效果?什麼原理?
原理是:種植蔬果時所用的農藥,主要成分其實是「有機磷類殺蟲劑」,這種物質對抑制蟲害效果顯著,而此物質卻會在堿性環境下迅速分解并溶化。
鹽具有殺菌效果,而小蘇打別名又叫「碳酸氫鈉」,是一種堿性物質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食用堿,日常生活中常運用在家庭清潔、燒燉菜、做面食、做糕點中,用鹽和小蘇打調配的鹽堿水,讓原本的清水,成為帶堿性的清水了。
果蔬經過堿性水浸泡一段時間,浸泡時間控制在10~15分鐘內,最后再經過簡單搓洗,就能夠將果蔬表面的農殘基本清除,這樣的蔬果,才算洗干凈了。
沒有農殘的果蔬,家人小孩吃再多都更放心,這是日常生活、烹飪做菜時常用小技巧,大家一定要懂得,因為現在很多食物清洗中,都需運用到鹽堿水浸泡與清洗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