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自古誰無si,留取丹心照汗青 ——文天祥
生老病si,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過程,無論生前是富貴還是貧窮,死後都會化作一撮黃體,所以從古至今,人們對于喪葬文化很有講究。 當老人到了60歲時,就會為自己購置棺材,一方面以備不時之需,更多的則是對未來的期盼,希望自己能夠長壽。 不過在中國的喪zhan?g文化中,最鮮明的特點就是「把逝者當活人侍奉,」所以清明、重陽、中元和春節這四大傳統節日中,都有上墳燒紙、祭祀祖先的習俗。
通過上墳燒紙,以此來表達對逝者的緬懷和感恩,同時也表達人們對美好的期盼和嚮往。但我國地域遼闊,不同地區的喪葬習俗差異也很大。其中爭議最大的就是「老人去世以後要燒舊物的說法」。 眾所周知,去世老人生前的衣物一定要燒si,一是為了避免生者睹物思人,因為看到死者的東西會加深悲傷情緒,影響身體健康。
其次就是衣物有很多細菌,一些老人都是因病過世,燒掉衣物就是為了避免細菌傳播,不過也有2中東西是不能燒的,這不是迷信,而是有科學解釋的!
1~舊床。 床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,人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床上度過,從出生到去世床算得上是家中的大件物品。 尤其是在過去條件不好的時代,更不會隨意將床丟棄,因此長輩從小教育我們要勤儉節約。 床作為與人朝夕相伴的東西,在老人去世前,大多數都是臥床休息,但在老人去世後,家人也不會將他們的床燒掉。
不燒床並不是封建迷信,而是因為床的造價非常昂貴,打造床也需要耗費時間和精力,在古代,皇宮貴族家的床都由能工巧匠設計。 之後由名貴木種製作而成,價格更加昂貴,即便是皇帝也不敢輕易隨便燒掉自己父親的床。
對于女子而言,出嫁之前床也是陪嫁品之一,也是比較貴重的存在,只要床不被污染了,就沒有燒掉的必要,人們常說的「賣房不賣床」就是這個道理。
此外,民間還有一種說法。人們認為老人生前睡過的床,有增福添壽的意思,也是上一輩人留下的福報,如果後輩人隨意把床給燒掉,那就是自毀福報。
雖然家裡有的老人是因病去世,床上也會留有病菌,只要將床清洗乾淨後,放在陽光底下暴曬幾天,床上的細菌自然會消失,床也能正常使用,這樣不僅沒有鋪張浪費,反而還很勤儉節約。
2~收藏品 顧名思義,收藏品就是很有價值的物件,它分為:文物類、珠寶類、名石和觀賞石類、錢幣類、郵票類、文獻類、票券類、商標類、徽章類、標本類、陶瓷類、玉器類、繪畫類。
在日常生活中,一些老人喜歡收集這些東西,但一些人因為老人去世,會將他們的收藏品燒掉,原因就是希望它們能夠一直陪著老人,其實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。
因為一些老人收藏的物件,很有可能價值很多錢,尤其是在農村地區,一些不起眼的物件價格卻非常昂貴。
比如:黃花梨、紫檀、名家手筆的畫作等,當妳窮困潦倒時,這些都是妳實現逆風翻盤的機會,所以在看到家中有收藏品後,一定要找相關機構鑑定,千萬不要隨意燒掉。
中國是重視孝道文化傳承的民族,雖然很多人認為這是迷信,但我們還是要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,」 畢竟老祖宗的東西能夠流傳下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,至于去世老人的東西能不能燒,還要結合當地的風俗習慣來決定,大家千萬不要聽信謠言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